先提個問題:知道為什么一些普通的、踏實的創業者比較難比較累的側面原因嗎?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據說也是一個國家最支持創新的、創業的經濟時代,資本從來都是毫不猶豫的擠向繁榮的行業,房地產如此,互聯網也是如此,那么創業者、投資者更是如此,說到這里,諾伊網相信,這一棒子要打翻一船人了,得罪了一大批人,可是事實不容辯駁,造假已經到了全民時代了,看看微商的虛假發貨、虛假轉賬圖片、虛假繁榮就知道了,各位個人做微商的朋友,告訴我你到底賺了多少?做了多久?錢你賺到了嗎?內心自我問一下。
如今的造假作假不但是小到個人,大到創業者、上市公司、甚至國家政府都是有可能的,而按照“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道理,他們會美名其曰:“包裝”,一詞足以掩蓋所有的不真實,所有的虛假繁榮,靜靜的等待下一個擊鼓傳花的“老板”接手,直到這個泡沫徹底破裂,所以:不懂得市場規則,特別是中國式的市場規則,是很難行的,這也是一些普通的、踏實的創業者賺錢比較難比較累的側面原因,這也是人性的弱點,中國式的人性。
一、虛假的故事二則
1、飯店虛假繁榮的先例
很久以前,據說有一個案例是這樣的:一個老板開了一家飯店,由于經營一段時間毫無起色,想脫手轉讓,可是這樣直接轉的話,也賺不到多少轉讓費,說不定還要大虧,于是腦筋一歪,想出了個“好主意”,那就是:每天飯菜只收成本價(甚至半價),而且量也增多,甚至去外面請人來免費吃飯,一時間每天到吃飯時間看起來人流滾滾,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也跟著來了,可是這個老板覺得這樣賺錢速度還是慢了些,直接就對外宣傳本店因故轉讓,因故(一個很好的理由是很好找的),但是這個飯店的人氣確實很旺,那么轉讓的費用必然也高,比之前還要翻倍;于是乎老板順利的找到了下家轉手出去,轉讓費大賺特賺一筆。
2、房地產排隊搶號
房地產公司準備賣房,必然要大量宣傳,可是前來的群眾多數都是請的托,他們混雜在人群中,不斷的排隊“搶號”,“搶購”,制造虛假的火爆交易場面,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其實現在時不時的仍然還有這種情況,特別是一些新開業的店面,也有這種情況。
什么是虛假營銷,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吹噓、通過制造虛假繁榮,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作假數據等等,讓你相信這是真實的,從而讓消費者不明真相,從而賺取利潤, 那么這兩個故事是現實中大家很多人已經聽聞的虛假作假手段經營的手段了,互聯網上有沒有呢?有,諾伊網肯定的告訴你,不但有,而且很嚴重,還很多。
二、互聯網的虛假手段
1、淘寶、京東刷單
要說最知名的互聯網作假手段,這兩個必須要提出來,淘寶刷單、京東刷單,相信很多開過網店的、網購的都有所耳聞,刷單都刷成產業了,快遞單號、手機短信接收都成了一系列的上下游搭配的活了。但這也僅僅是初級造假,根本談不上厲害。
還有前一段時間錘子手機虛假搶購事件,整個網頁的數據都是前端寫固定的,是虛假的。
QQ的充值會員抽獎虛假頁面,沒有最高獎項。
包括我曾經轉載的《淘寶聚劃算全部涉及“虛構原價”》“限時折扣”“今日特價”等成了很多網店商家為了招攬客人而慣用的伎倆,先虛構一個很高的“原價”,再謊稱打折。
2、刷數據式的制造繁榮
這個案例非常多,最近兩天最出名的也就是:21世紀經濟報道這樣描述一畝田:一畝田交易規模今年底將突破1000億。而現在,他們自稱交易額一個月達百億,日交易額突破三億。
一畝田上的交易記錄,卻全是笑話:
九小時前,李老板成功以0.8元/斤采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
107萬噸洋蔥?要知道盛產洋蔥的西昌,年產量也不過30多萬噸。這是哪家大戶能一口氣產出這么多洋蔥,又有哪位李老板,能一口氣買下這么多洋蔥。
與上面對比類似的還有:一些知名的自媒體、博客、論壇、網站每天都在吹噓自己有多少多少讀者打款、注冊、等等系列數據來制造繁榮,其實這些數據經不起推敲,只要認真對比一下不難發現虛假漏洞。
3、高手式的繁榮
上面的一系列都是小兒科,也都是基礎,真正的高手是不屑于這樣操作的,美女主播、棋牌游戲(德州撲克)、彩票、視頻點播,越接近大眾屌絲人性弱點的地方,積累的越是高手和利潤,他們都是在擦邊球的鋼絲繩上玩,在游戲中,利用大量的虛擬人物程序模擬制造成千上萬的玩家在里面陪著你激情庫爽的玩,你經不住誘惑的付出你的鈔票,美女主播也許經過了數個小時的化妝已經完全不是本人的面容的情況下跟你對唱,讓你覺得此人只應天上有,不識人間煙火的美女讓你憐惜,忍不住花錢,經不住其他“人”(虛假賬戶)的慫恿而付錢贈送給美女玫瑰花。
以上筆者僅僅簡單的分為三個階段概括了虛假的造假營銷手段,其實實際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貼近身邊的作假:微商自己回復、QQ群里自己跟自己聊天、網站刷流量刷權重、 app軟件刷下載量、裝機量、網站刷注冊用戶數、發帖數、網站采集原創、打車軟件刷單,這些都是普通人都在做的。
三、互聯網虛假營銷對創業的啟示
很多不懂網絡的初創企業都以為:我所有的都準備好了,就差一個網站程序員了,或者就差一個網絡營銷高手了,因為太想到達目標,反而忘掉了剛開始時預定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制定了層層的標準和游戲規則,最后總是想鉆這些規則的空子,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意義,而且我們還經常美名其曰:技巧、手段、方法、忽悠。假的往往顯得比較真,真的往往顯得比較假,所以有了句假亦真時真亦假,每天都有大量的謊言、假的數據誕生,他們等在編織美麗的繁榮等待下一位不懂游戲規則的人來接手。
群體無智商,很有羊群效應,當一只羊往一個方向跑去,整體羊群都會全部跟上,一擁而上,每只羊都不會知道自己為什么往那里跑,但是恐懼又是會傳導的,最近的股市的震蕩和部分股票的暴跌,已經是有點泡沫破裂的意思。
這泡沫,不但股市有,互聯網也有,互聯網創業儼然都成了一次性買賣,以忽悠為生,多少自稱網絡營銷大師每天不停的吹噓互聯網的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