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主流B2C電商(大家熟悉的)淘寶、京東、凡客、拍拍、當當、好樂買、聚美,O2O類電商中王府井百貨、銀泰、珂蘭鉆石、鉆石小鳥、賽特、新世界等。我相信(你也得信)這些電商平臺中的設計們都在努力尋找一個有別與其他同業類的設計風格--“屬于自己的風格”,就像VI那樣的有視覺識別性。
但是有一個實質性的問題擺在眼前,就是早于其他電商平臺的先行者們,用時間的大權強制規范并已讓現在用戶習慣了一些視覺的感觀,(不要拿國外設計說事,因為你不在國外,咱們也不能和國外比--里面的原因你也許會比我說出的更多)所以在創新和獨樹一幟的前提下,最好還是遵守這些已有規范和習慣。當你了解他們并游刃有余穿行其中后,再爆發自己的小宇宙也不遲。
書回正傳,首先我們看一下淘寶和京東的設計調性
這幾張不是特別有代表性的示例,但足說明淘寶和京東專題的設計調性;“放大單區域原素對畫面的充實感”。你可以說一個專題的頭部很重要,也可以把比例分配成70對30。但你要是仔細觀察會發現,淘寶對頭部的設計除風格是放大主要原素外,對下面產品的包裝和視覺的引導也非常的看重(也就是說,專題每一個區域的設計都要以細節為主)。如點擊購買的按鈕,從顏色到字體都是以越醒目越好的理論為基礎去設計,有一些也會把每個產品加入對其的文案,不會讓用戶單一去看產品對比產品。
我們再把注意力回到頭部(示例圖還是以頭部為主)。除了剛才說到的“放大單區域原素對畫面的充實感”外,豐富的素材、豐富的顏色、使整體賣場的視覺非常強烈,或者說更有促銷感。對主文案的字體設計也非常強調,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乏味的文字排列,并更加會貼合文案本身加強對用戶的傳達。
總結一下,當你知道所有電商專題的設計風格后,就會第一時間清楚,在拿到文案UE時,所求設計方向在那里,再結合自身的特點加以設計。相信稿子的修改率會很小,改動也不會太大。